“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的内涵、价值、路向

作者:来源:

摘要:学校教育提质是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根本举措。该文基于“双减”背景,首先,阐释学校教育提质的内涵,即学校教育提质是以“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修复和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良好教育生态”为核心目标;以提升“课堂教学、作业管理与设计、课后服务水平、教育管理与评价”等质量为具体内容。其次,澄清学校教育提质的价值,即重塑育人观,以“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构育人格局,共创良好教育生态;重塑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以共生理论作为研究路向,在阐明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系统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整合家校社优势资源,凝聚学校教育提质合力;深化家校社共生关系,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发挥政策法规与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营造安全有序的共生环境,作为实现学校教育提质的路径策略。

关键词:“双减”;学校教育提质;共生理论;家校社协同共育

一、问题提出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基本目标,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为内容核心,重塑教育良好生态,推动义务教育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道路发展,实现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格局转变。

落实“双减”政策,根本在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在进行“减负”的同时,要以教育“提质”作为核心主轴。然而,学校教育提质的具体内涵、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是什么则需要进一步在学理层面上进行论述与阐释。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双减”背景下,澄清学校教育提质的内涵与价值,并以生物学中共生视角去观照学校教育,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视作“异质共存”“互惠共生”的育人共生体。

《意见》指出“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从其本质上来说即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基于对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所形成的一种共生关系。学校教育作为育人主渠道,其教育提质必然离不开家庭和社会这两个利益相关体的协调与配合,所以,基于共生理论的逻辑框架与分析方法,阐释以“学校教育提质”为共生能量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系统以及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学理支撑,构建以“学校教育提质”为目标的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实现路径。

二、“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的内涵

学校教育提质既是“双减”政策的价值指向,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根本举措。《意见》指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阐释学校教育提质内涵是构建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实现学校教育“减负”目标,提升学校育人成效,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首要前提。

(一)学校教育提质的根本任务

“双减”下的学校教育提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格局上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双减”的提出意在呼唤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发展。所以,学校教育提质的根本任务是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联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校教育提质的核心目标

基于“双减”意见,学校教育提质的核心目标在于全面修复和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良好教育生态,为每一个孩子营造出健康、科学、有序的成长环境。学校要在应教尽教的前提下,确保学生在校内都能学足、学齐、学好,实现教育回归学校,学习回归课堂。学校通过优化教育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丰富课程体系、改进评价方式等途径从整体上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和社会教育的拓展功能,形成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基本、社会教育为基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学校发挥教育主导优势、家庭发挥民主决策与支援保障优势、社会发挥多元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教育平台优势,三者之间通力合作,形成衔接有序、优势共享、相互配合的强大教育磁场,共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营造健康有序的成长环境。

(三)学校教育提质的具体内容

学校教育提质是落实“双减”要求,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支撑。因此,准确把握学校教育提质的具体内容,有助于学校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体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时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意见》分别从“作业管理与设计、课后服务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考试与评价、家校社协同能力”[1]等方面对学校教育提质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3]中所提出的意见要求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维度,提出以“学校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业管理与设计、课后服务水平、教育管理与评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学校教育提质的核心内容。其中将“教育观念的科学性,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管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作业的数量、形式与监管,课后服务的类别与功效,教育管理与评价的机制与模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形式、渠道、内容与课题研究”等作为学校教育提质的关键着力点。通过对具体内容的提质与优化,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的价值

“双减”政策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因此,落实“双减”,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其价值意蕴不仅仅是为了缓解民生难题,破解教育短板,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提质是站在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上,重塑教育观念,重构育人格局,重释教育公平,以培育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

(一)重塑育人观,以“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教育提质是学校重塑“育人观”,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根本路径及现实表征。因此,学校只有以科学的“育人观”作为理念先导,才能推动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

学校教育提质首先要改变过去以追求“考试成绩”为本的教育观念,转向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全人教育”观念。“全人教育”观是一种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将人格发展、知识增长、能力提升共同视作学生成长的结果。为此,学校要正确理解“全人教育”观,厘清学校所培养的“人”的问题。即学校所培养的是“成长中的人”“具有特定社会关系的人”和“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所需要的人”。所以,学校教育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人的个性差异;又要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培养人的社会性。因此,学校要从“全人教育”观念出发,以“德、智、体、美、劳”五育为基本载体,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为中心点,构建以“德育为首要,智育为根本,体育为基础,美育为关键,劳动技术教育为保证”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学校要增强育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拓展性,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功能融入教育目标、内容、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实现学生“基本素质+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此外,学校要以“全人教育”观作为观念指引,全面激活和增强办学影响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向全社会宣传和弘扬科学的育人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在人格、心理、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健康的成长。

(二)重构育人格局,共创良好教育生态

“双减”政策下的学校教育提质是重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4]。为此,学校要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增强家庭教育指导,联结社会共育桥梁,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最强辅助”,使社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多元舞台”。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协同与联动,形成共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育人合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中心的良好教育生态。

通过学校教育提质,增强学校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家校社达成科学育人共识的基础之上,共筑同责、同向、同力、同构的协同育人体系。学校以多维立体式教育体系作为办学品质的保障,结合办学特色、课程体系、学科内容和学生兴趣将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化整合进学校教育资源的规划管理之中,通过对家庭和社会的多元资源进行分类整合与优化筛选,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扩大办学影响力,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另一方面有助于良好家庭、家风和家教的建设,形成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同时可以进一步规范社会教育,增强社会教育的服务意识,深化全民终身学习思想,助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坚守立德树人方向、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共同助力高质量教育发展、共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三)重释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校教育提质不仅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根本举措。学校教育提质的关键理念是“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共同发展”,其根本之策是学校要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在校都能学足、学齐、学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教育优质公平发展。具体而言,“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提质有助于实现从教育机会公平到教育过程公平,最后表现为教育结果公平的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局面。

1.实现教育机会公平。我国对义务教育的需求已经由“有学上”转向了“上好学”的发展阶段,教育机会公平意味着无论是城乡还是不同地区的孩子均能享有接受优质学校教育的机会。因此,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即意味着通过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和使用率,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间的教育水平差距,发挥优质学校的带头引领作用,实现从整体上提升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好学”的机会,从源头上确保了教育公平发展。

2.实现教育过程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是学校教育提质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核心。“因材施教”即是对教育过程公平的最佳诠释,“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提质正是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贯穿至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表现为学校在充分正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潜能的基础之上,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切己”的教育供给和公正评价。因此,以“因材施教”作为学校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从根本上保障了教育过程公平,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最大化。

3.实现教育结果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也是学校教育提质的终极理想。学校教育提质所实现的教育结果公平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在接受完成学校教育之后均能考出“高分”,而是每一个学生在经过学校教育之后,均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确定自我人生方向,找到自我生命价值,完成自我目标实现。教育结果公平彰显了学校教育的真谛,即,通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具有差异化、适切性的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均能在学校教育中找到是适合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活出精彩的自我。

四、“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提质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路向

实现“双减”目标,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就必须要意识到学校的发展与变革是与外界环境的影响与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MichaelFullan)在《变革的力量》中提到,“由于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因此与广泛的外界环境相联系显得非常重要”[5]。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是基于共同的目标需求所形成的具有“异质共存”特性的共生关系。因此,以共生理论作为研究路向,通过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系统,形成育人同频、教育共振,共同助力学校教育提质由单纯的学校“内部发力”转向与外界环境形成“内外双向合力”,努力建成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教育体系。

(一)以“学校教育提质”为共生能量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系统分析“共生”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ry)提出,他强调“共生”的含义是“不同物种生活在一起,相互因对方存在而受益的现象”[6],到了20世纪中叶,共生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和世界观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按照袁纯清在《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一书中所提出的共生理论的逻辑框架与分析路径[7],将以“学校教育提质”为共生能量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系统拆解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要素进行分析。

1.共生单元:家庭+学校+社会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的单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8]。共生单元的本质是质参量,表示共生单元之间存在资源兼容性,它是形成共生关系的基本动力,也是生成共生能量的基础。因此,共生单元之间至少存在一组可相容的质参量,若可兼容的质参量越多,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与协同度就越高。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分别以知智要素、人力要素和物质要素作为各自的主质参量,并因彼此间存在着资源或要素的势差与互补,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体的前提因素。

2.共生模式:互惠型连续性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9],反映的是彼此间相互作用的深度与广度,也是共生关系中资源与能量交流互换的一种关系模式。根据共生单元之间资源与能量的分配机制与组织程度的不同,可将共生模式分为共生行为模式和共生组织模式[10]

共生行为模式决定了共生体间对共生能量的分配机制,分为寄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和互惠共生模式。其中,互惠共生模式是最理想的共生模式,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关系是属于能量互惠型的共生模式,这是因为学校教育作为育人主渠道,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通过共享“学校教育提质”共生能量来满足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共生组织模式是影响共生行为模式的发生频率与作用程度,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模式。家校社协同育人既不是“一次性”或者“短期”的点共生模式和间歇共生模式,也不是彼此间失去“独立性”和“开放性”的一体化共生模式,而是一种既能保持彼此间相对独立又具有一定程度上开放的连续共生模式。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了以共生能量互惠,连续合作为共生模式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关系。

3.共生环境:政策法规+信息技术

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对共生系统的运转可能会产生正向或者负向的作用,理想的共生关系是一种由共生体与共生环境进行正向耦合与双向激励所形成的安全、稳定、持久的关系。学校教育提质的能量生成与分配并非仅仅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政策法规和信息技术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体进行相互耦合、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将政策法规与信息技术视为以学校教育提质为核心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体的外在共生环境。

政策法规环境。政策法规环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发的教育政策法规文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双减”《意见》、校外培训监管、课后作业管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指导意见、家庭教育立法等在内的相关指导文件。政策法规为实现学校教育提质,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职责提出了政策法规的刚性要求。

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平台等。信息技术打破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为政的沟通壁垒,为资源共享、信息公开、交流畅通、管理高效提供了技术与平台的支持。

4.构成共生关系三要素的运行机制

在“双减”背景下,各共生单元(家庭、学校、社会)基于主质参量(知智要素、人力要素、物质要素)之间的流通与互补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关系,这是生成以“学校教育提质”为共生能量的基本前提。其次,通过外在共生环境(政策法规+信息技术)与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体的正向耦合作用,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系统不断升级与演化,促使以“学校教育提质”为核心的共生能量持续生成,最终建成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

(二)以“学校教育提质”为目标的家校社协同共育路径策略

在“双减”背景下,基于共生理论提出以“学校教育提质”为目标的家校社协同共育的路径策略,其具体表现为,在政策法规的刚性保障和信息技术的手段支持下,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协同家庭资本和社会资源共建基于学校教育体系下的高质量“学校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业管理与设计、课后服务水平、教育管理与评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提升家校社协同助力学校教育提质的工作成效。

1.整合家校社优势资源,凝聚学校教育提质合力

依据共生理论,共生能量的生成是各共生单元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主体优势,补短扬长、相互耦合、共聚合力而成的。学校要树立与强化自身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主体意识,以落实“双减”为改革契机,挖掘家校社共生单元间更多的可兼容、可互补的知智要素、人力要素和物质要素,并以学校作为资源要素的统筹者与协调者,汇聚有助于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力量,形成有助于学校教育提质的家校社共育合力。

高质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提质的主要渠道。学校应以落实“双减”作为教育提质契机,与师范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教研中心等社会机构协同开展针对构建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长效培训机制。首先,要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进行培训与指导,转变教师过时的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和评价观念,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贯穿至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其次,协助学校与家长和社区共同研发课程教学资源,借助社会实践平台,突出实践育人导向,将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构建“五育并举”课程。最后,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等多元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增值功能。

高效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提质的关键抓手。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基础上,学校要严抓齐管作业质量与作业数量,依据学生能力和教学目标,优化对基础性作业和拓展作业的设计与编排,鼓励教师创新作业形式,探索家校社协同作业,此举并非将学生的作业负担转移给家长,而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辅助[11]。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提高“亲子互动式”作业和“社会体验式”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互动与连接。如设计题为“我与家人的一次科学之旅”“社区抗疫小卫士”“我是小XX老师”等以亲子交往、社会实践、职业体验为导向的综合性、主题式作业,此举可以鼓励更多的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参与到学校的作业设计与管理之中。所以,学校要努力构建以本校为主导,家校社全员参与、全程推进、全方位保障的高效能作业管理体系。

高功能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提质的重要支点。学校在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吸纳并整合家庭和社会的优质力量,构建多元化、特色化、校本化的课后服务体系。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借助家委会、“家校通”等渠道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诉求进行“画像”,并以此为信息蓝本,研发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成长需求的“菜单式”课后服务。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以本校资源为主体,积极调动家长、社区人士、社会机构共同助力课后服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有的学校以“高知”家长作为课后服务资源,开设“博士家长课堂”;还有的学校与科研所、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发AI信息技术课程;还有的学校组建以“学校教师+家长+社区志愿者”为成员的家庭教育服务团队,定期为家长和孩子以及社区成员开展具有公益性质的亲子活动及家庭教育指导帮助。通过家校社之间优质要素的良性循环,使学校成为吸引优质教育服务资源的强大磁场,源源不竭地凝聚育人力量,促进以学校教育提质为核心的共生能量不断生成与共享。

2.深化家校社共生关系,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12],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其内涵即是家庭、学校、社会基于共同的人才培养需求,通过要素互通和资源共享所形成的一种以“能量互惠,连续合作”为关系模式的共生系统。在该共生系统内,家校社合作共生的程度、频率、形式影响着学校教育提质的程度与效能。因此,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建成以深度合作、密切衔接、多种形式为关系特征的教育共生体,才能形成良好育人格局,夯实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推动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与优化。

建立相关管理机构作为实现学校教育提质,深化家校社共生关系的组织枢纽。家庭、学校、社会以民主协商、分工明确、资源互惠、利益共享为原则,建立以“学校教育提质”为核心,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为任务导向的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管理机构。该机构以“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为组织模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与决策,为学校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进行资源的统筹、协调与分配,听取、采纳、筛选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的建议,监督与完善基于学生基础发展的课堂教学和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后服务,参与制定与优化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基于评价结果,联合学校、家长和社区人士进行沟通协商与集思广益,并针对突出问题给予切实地改进与完善建议。

以家校社成员间的“兼职互聘”作为深化共生关系,优化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的人力支撑。学校为了实现教育提质,要以多元优质的人力资本作为学校教育提质的基础支撑。一方面,学校与教研员、教育专家、高校教师等专业人士建立“双向互聘”的工作关系,形成以学校教育提质为目标的专业教研团队,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学与管理、作业优化与设计、考试与评价改革等方面给予专业化、精准化、系统化的指导与建议。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授予“校外辅导员”“家长教师”“家校志愿者”等身份称号与家长和社区相关人士建立长期稳定的共育关系,组建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学校民主决策与管理、学校教育评价与改进”为目标任务的家—校—社育人共同体,通过以义务均等、责任分担、利益共享为基本原则,形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家校社成员共助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建立科学的督导与评估机制作为完善家校社长效合作机制,不断增强学校教育功效的手段措施。把学校教育提质的成果作为督查与评估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的重要准则,构建以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为评价主体,教研员、教育管理者、社会相关人士、家长群体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强化教育教学督导,细化评价考核指标,主要以“课堂教学育人成效、作业管理与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满意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家校社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情况”作为指标维度进行评估与考察,发挥督导与评价的调控、诊断和反馈功能,使以学校教育提质为核心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愈来愈健全与完善。

3.发挥政策法规与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营造安全有序的共生环境

由于学校教育提质的途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深受政策法规与信息技术的影响与制约,所以政策法规和信息技术要发挥正向环境作用,保障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优势衔接与互惠合作得以高效、持久、平稳地运行。

政策法规对以学校教育提质为目标的家校社协同共育起到了统筹、监导、保障的正向环境作用。

第一,发挥政策法规的统筹规划作用。《意见》中指出,“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13],政府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学校特色,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进行统筹与归类,例如,统筹开发和利用红色教育资源、研学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社会实践大平台,制定全区域“家校社大课程”方案,充分调动起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积极性,为丰富学校课程,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育人成效给予了宏观政策支持。

第二,强化政策法规的监督和引导效能。将家校社协同共助学校教育提质的工作情况和实际成效纳入教育部门的教育督导与评价工作体系之中,同时当地教育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学校的社会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家校联系情况等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督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此外,政策法规也要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借助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宣传和报道科学的教育观、家校社共育的典型案例、国家“双减”政策解读等,为增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互惠型连续性家校社共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加大政策法规的保障力度。政策法规通过明确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对影响家校社和谐共生的因素给予专项整治与处理,从源头上保障家校社共生关系的平稳持久运行。政府也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基于学校教育提质,实行“双向聘请”和构建家校社共育管理机构的学校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与补贴,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家校社人员协同共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共生系统运转畅通,保障学校教育提质稳步实现。

信息技术对以学校教育提质为目标的家校社协同共育起到了突破家校社联通的时空限制、快速有效地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丰富家校社协同共育手段的正向环境作用。

第一,信息技术打通了家校社协同共育的时间衔接与空间整合。在时间上,加强了“课内+课后”的时间贯联,纵深了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延展深度。在空间上,打通了“校内+校外”的教育边界,扩展了学校育人的空间格局,丰富了教育视角,提升协同共育成效。

第二,信息技术帮助学校对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快速搜集与科学整合,提升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学校利用“智慧校园”等途径将学校教育方案、活动规划、学生成长记录等内容及时发送给家长,以资源为桥梁强化家校沟通的形式与质量[14],增强了家校社资源共享的联动性和精准性。

第三,构建“互联网+家校社协同共育”信息服务平台,开设“家长小课堂”“社会公益讲座”“家校社协同共育优质案例”“家校社在线答疑解惑”等栏目,设置互动板块,针对学校教育的突出问题,展开家校社之间自由讨论与经验共享,借助信息技术为实现学校教育提质的家校社协同共育助力赋能。

五、结语

学校教育提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核心,是落实“双减”目标,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根本举措。“双减”政策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格局上,鲜明地指出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使命与担当,更是全社会、全民要共同肩负的责任。因此,学校教育提质要充分调动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优势互补与拓展延伸,使之形成以学校教育提质为核心的家、校、社协同合作的共生关系,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提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育人功效,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4_546566.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

[3]教基[2021]3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Z].

[4]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5][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李灿.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目标函数——基于共生理论的解释[J].当代财经,2010,(6).

[7][8][10]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9]成竹.基于共生理论的滇越国际旅游合作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11]宁本涛,杨柳.中小学生“作业减负”政策实施成效及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137个地级市的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2,(1).

[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1).

[14]柯清超,鲍婷婷等.“双减”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与服务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22,(1).

The Connotation, Value and Direction of Improving School Education Quality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Han Tianjiao, SuDe


Abstract: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is a fundamental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strengthen the main posi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firstly, the connotation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is explained, that i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implemen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cultivating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e core goal is to “fully restore and build a good education ecology with school education as the main bod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homework management and design, after-class service level,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and other specific content. Secondly, it clarifies the valu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that is, remolding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with “five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Reconstruct the pattern of education and create a good education ecology; we will reshape equity in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inally,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the symbiosis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home-school-society cooperative education were clarified, and the superior resources of home-school-society cooperative education were integrated to gather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force of school education. Deepen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family, and build a long-term cooperation mechanism;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policies, regul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reate a safe and orderly symbiotic environment as the path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Double Redu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symbiosis theory; home-school-society cooperative education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