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光荣使命,积极发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共建“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滇西分中心”(以下简称“滇西分中心”)。滇西分中心扎根祖国西南边疆,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人才联合培养和社会服务,为党和国家兴边固边政策实施建言献策,为推动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矢志边疆地区教育,共建“滇西分中心”和“田野考察滇西总站”
7月16日下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与保山学院共建“滇西分中心”签约仪式暨“田野考察滇西总站”授牌仪式在保山学院举行。保山学院副校长侯兴华、保山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席林和中心主任张学敏出席签约授牌仪式。

图1张学敏主任为保山学院教育学院授牌
保山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席林介绍了学院专业建设的发展成果,并向中心一直以来对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强调分中心的建立对深化教育学院专业建设、推动边境地区教育研究的关键作用。中心主任张学敏教授指出,保山学院地处西南边陲,是西南边境地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基地,希望滇西分中心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化研究”主线,深挖滇西地区教育案例,凝练特色成果,服务国家边境教育战略需求,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保山学院副校长侯兴华围绕三个词语进行总结发言。一是衷心感谢,感谢中心的长期帮扶;二是热烈祝贺,祝贺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滇西分中心的成立;三是全力支持,多方面支持教育学院与中心的合作落地。
会上,双方就深化田野考察、科研平台建设、成果协同转化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决定今后将共同聚焦民族地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努力使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最后,张学敏主任代表中心向保山学院教育学院授牌“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田野考察滇西总站”,双方签署协同共建“滇西分中心”的合作协议。

图2中心与保山学院教育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二、深入一线开展田野考察,开展边境地区教育发展调研活动
7月14日-15日,中心与滇西分中心师生团队赴盈江县昔马镇、瑞丽市弄岛镇开展以边境地区教育发展为主题的调研指导活动。保山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席林、副院长李娅、中心主任张学敏教授、培养办主任陈伦超副教授等与当地政府、学校负责人在前期调研活动的指导下就“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交流过程中,当地政府和学校负责人阐述了其目前面临的系列教育问题,包括留守儿童增多、师资力量缺乏以及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等,同中心与滇西分中心师生团队展开专题讨论。双方结合滇西地区教育实际情况,围绕留守儿童关爱、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共享等方面形成多项共识,助力破解边境教育发展瓶颈,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图3分中心赴盈江县昔马镇开展调研

图4分中心赴瑞丽市等嘎小学调研
三、扎根边陲温润童心,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
期间,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师生协同滇西分中心赴盈江县昔马镇、瑞丽市弄岛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假期生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巡演与少儿暑期公益培训等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缓解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题,促进边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活动为留守儿童撑起成长晴空,为边疆未来播撒团结希望的种子,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花在西南边陲绚丽绽放。

图5滇西分中心师生赴瑞丽市弄岛镇开展三下乡活动
撰稿:宋冰雁
初审:陈伦超
复审:兰正彦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