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成果展示 > 正文
关于黔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若干问题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5-01-05 21:2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关于黔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进校园若干问题的建议

[内容摘要]

民族文化进校园,不仅有利于保护、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有助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全面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应重点解决民族文化的系统挖掘、规划、开发的问题;重点处理好民族文化与目前三级课程体系的关系问题;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从我们近几次的调查情况看,黔东南自治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有良好的传统。以项目学校数为例,目前本州开展“民族学校进校园”的项目学校一共73所,位居贵州前列。见下表:

表1: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状况统计

基本情况

市(州、地)名

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所)

主要内容

贵阳市

35

民族音乐、舞蹈、传统体育、民族工艺

遵义市

8

民族舞蹈、民族乐器、传统体育

安顺市

15

民族音乐、舞蹈、脸谱雕刻

六盘水市

46

民族音乐、舞蹈、体育、工艺制作

铜仁地区

19

民族音乐、舞蹈、体育、文学、工艺、花鼓

毕节地区

21

民族音乐、舞蹈、民族传统体育、文学

黔东南州

73

民族芦笙、歌舞、工艺制作、文学、侗族歌舞、侗戏

黔南州

188

民族音乐、舞蹈、传统体育、绘画、工艺、民族戏曲、水书

黔西南州

26

民族音乐、舞蹈、传统体育、工艺制作

总计

431

调查表明,黔东南自治州“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以苗族、侗族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以乡土教材、校本教材开发为主要载体,以课程、校园文化、课外活动为主要实现途径。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做法取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观察其实施效果,我们特地选择了如下几所项目学校进行蹲点调查,分述如下:

1.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

舟溪逸夫中学坐落在舟溪河畔,距自治州首府十七公里,学校所在的舟溪镇处于凯里、麻江、丹寨、雷山四个县交界处,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苗族占全镇人口的96.65%。全校共15个教学班,共600人,教师55人。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的前身曾附属舟溪小学,1987年才从舟溪小学独立出来,并正式更名为凯里市舟溪初级中学,当时的校址建在大中村的一个荒坡上,与舟溪水泥厂相毗邻。1992年,为了适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邵逸夫先生捐资80万港币,市政府匹配64万元人民币,省、州匹配8万元人民币用于修建舟溪初级中学主体教学楼,镇政府无偿划拨土地22.57亩。逸夫教学楼于1993年6月10日动工,1993年12月主体工程竣工。征得邵逸夫先生的同意后,凯里市舟溪初级中学正式命名为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

学校在2006年9月成立了首个“民族文化班”,并把它作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示范基地,因此该班成员由教师从学生中挑选出一部分在民族艺术方面突出的学生组成,并强化教育训练。民族文化班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苗族手工艺学院,一部分为芦笙演奏及芦笙舞表演学院。学校以点带面推动民族文化在全校的发展,于2008年逐渐对全校各年级各班全面展开“民族文化进课间和课堂”,首先于4月推出的是学校自编的具有舟溪特色的“大课间芦笙舞”,现全校每个学生已基本会跳舟溪本地原生态的芦笙舞,并在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进行了大课间芦笙舞比赛,其后,把刺绣、蜡染、花带编织等民族手工艺纳入美术课中,苗族文化纳入历史、地理课中,教师要有相关教案,并开始收集整理为今后编成本地的乡土教材做好准备。

2.凯里市十一小

凯里市城区南面的小高山脚下,美丽的金泉湖畔。学校服务半径三公里,覆盖人口约为三万人。学校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高级教师40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8人,大专34人,中师(高中)13人。现有教学班19个,1258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53人。

学校在实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致力于编制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民族民间文化教材,具体有:民歌演唱教材、民族服饰制作及表演教材、民族器乐表演教材、民间体育教材、民间美术教材、民族历史教材、民族文学教材、民族风俗教材等。确定了校本课程实践和开发的内容:(1)舞蹈类(享有东方迪斯科美誉的台江苗族反排木鼓舞,神奇而艳丽的锦鸡舞,源远流长而轻快飘逸的雷山、舟溪的苗族芦笙舞);(2)音乐类(欢快、豪放的雷山苗族飞歌、酒歌,轻快流畅,具有叙述性的黄平山水、生活劳动歌以及曲调悠扬浪漫的芦笙乐曲;(3)节日类(充满神奇色彩的台江姊妹节、欢庆丰收的苗家吃新节,神圣而隆重的苗年节、鼓藏节,情意缠绵的爬坡节;(4)美术工艺类(精密而美丽纺织工艺,色彩艳丽的刺绣工艺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5)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苗家吊角楼、侗家古楼、苗族风雨桥、革家采风楼);(6)多姿多彩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3.榕江县民族中学

民族中学是榕江县榕江二中以外唯一的一所县级中学,学校坐落于古州镇榕江一中旧址。民族中学成立于2007年,教师由全县选拔择出,师资队伍较强。

民族中学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已逐渐步入正轨。除在音乐课中教授侗族大歌外,每周三、五下午第四节课都要开展民族文化的教学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侗族大歌、琵琶、牛腿群、蹴球、高脚竞速、苗族摔跤、押加、独竹漂、芦笙等。学校要求每班每学年都要学会三首侗族歌曲,一首英文歌曲,而且现有的这几个项目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外,学校还在发展舞蹈班、交际英语班,而且正在进行将民谣、民间故事编成乡土教材的工作。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在考察期间有观摩到学校校本教材阶段性的成果。

4.榕江县车民小学

榕江县车民小学是一所大型村寨小学。学校位于车江大坝三宝侗寨,有21个教学班(包括3个学前班),教师50余人,学生1000余人,其中侗族学生占97.6%。车民小学历史悠久,自1912年建校以来,学校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

车民小学将民族文化引进校园的活动实施由来已久。早在1984年,榕江县文化馆把本馆音乐工作者过去搜集、整理、改编的巧首侗族少儿歌曲汇编成油印小册子《长大要当好歌手》,献给六一儿童节,并组织音乐专干到车江乡车民小学去试教,受到学生的欢迎。自此拉开了榕江县民族音乐进课堂实验的序幕。同年11月,车民小学为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创建了“金蝉”少儿歌队。自2002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始以来,学校不仅制定出一套学习计划,而且在课务安排方面也作了相应调整。除安排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第四节课作为“金蝉”歌队的学习排练课外,全校各个班级都增设了侗歌学习课。学前班每周2节,其它年级每周1节。课堂中使用的教材为张勇老师编写的《长大要当好歌手》和校本教材《车江琵琶歌》。此外,车民小学于2009年7月另编写了《三宝车寨侗歌》一书,作为侗歌学习的另一本校本教材。

黔东南自治州的做法,在将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在通过学校建设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主要问题

1.校本教材开发滞后

调查走访的学校均为“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校,他们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大多数没有将其系统化整合的想法,未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从主体上看,有的学校采取所有老师大动员的形式,要求所有科任老师都参加到教材的编写中。有的学校专门设编写组,其成员大部分来自学校行政管理阶层。

从编写标准看,有的学校制定了文本式的参考标准,在开发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的学校没有明确的编写标准,但通过编写组讨论,指示几名主要成员之间“达成共识”。还有的学校完全没有标准可言,将国家教材、乡土教材、校本教材混为一谈,特别是将后两者等同起来,直接将乡土教材校本化,或是直接用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教材作为校本教材。

从编写方式看,有的学校遵从采风、研讨、修订、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将编写方式标准化,有的学校依据老师意愿自由安排,随机选择方式。

从监管上看,一部分学校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对校本教材的编写进行监管,例如:教师考核、选拔评优、薪资赏罚等。另一部分学校,没有实行具体的监管措施,从精神方面入手,通过对教师进行思想动员、思想教育,使其在编写过程中自觉自律,依托精神的力量对编写人员进行管理。

综合以上层面的问题,进而开始思考民族地区校本教材的准确定位是什么,校本教材的内容究竟如何选择与呈现,有没有值得推广的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等等。

2.活动内容泛化

梳理几所学校发现课外活动的开展主要集中于艺体美三个方面开展,涉及的主要有刺绣、芦笙、苗歌、侗族大歌、苗拳、独竹漂、蜡染、苗族摔跤、高脚竞速、牛腿琴、琵琶、蹴球、押加等。将民族文化中音乐、美术、和体育扩大甚至泛化为整个民族文化。另外,每个学校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上没有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没有形成本校的鲜明特色,往往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拿来就用,不经过转换和思考,产生“就活动而活动”的局面。

3.活动形式单一

对于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集中在小组活动。考察走访的学校中大多采取兴趣小组的形式。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的内容。就课外活动特点来讲,课外活动因其灵活性决定了课外活动形式的丰富多样,而这种单一的形式则对于民族文化传承造成一定的局限。

4.层次混杂

这一点在中学表现的尤为突出。在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有些学生在艺体美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一定的能力。面对升学的压力,往往考虑报考艺术类的学校,需要系统的学习和拔高的训练,但是,学校在普及性的课外活动中并未设置拔高层次的训练和学习,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又会产生普及性的课外活动中,层次较高的学生的倦怠和资源的浪费。

5.教师问题突出

为了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外活动,学校在师资上往往聘请一些专职教师,由于编制的限制,一般为两名专业教师或为学校的美术、体育、音乐老师担当。但是,在数量上还是存在很大的缺口。再加上,教师绩效工资促使教师加强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造成了一些民族文化持有者教师的流失。。

综上所述,课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重形式轻实质,为活动而活动的孤立局面,未能同民族文化真正建立有效的链接,未能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其开展的价值取向和导向,因而也没有成为推动传承民族文化的有力助手。

三、对策建议

应重点解决民族文化的全面挖掘、规划、开发的问题;重点处理好民族文化与目前三级课程体系的关系问题;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

1.全面挖掘

黔东南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基础是丰富的以苗族、侗族为主要载体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主要分布在贵州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目前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项目学校均缺乏对这些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系统整理,“民族文化进校园”多流于鼓励的、碎片化的文化形式的展示。我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协同相关机构,对该区域的民族文化进行系统的挖掘,从而能真正找到适合本民族、本地区、本学校的民族文化资源。

2.重点规划

民族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的民族文化素材的复制和异地展示。学校应发挥对于民族文化进校园过程中的筛选功能,使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文化元素,能够真正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3.系统开发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建议,应特别注意:

(1)处理好开发过程中的多主体关系。我们特别建议,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多采用参与、协商式的教材开发模式,引入社区、家庭、学生、专家等不同主体的意见,改变目前教材开发多由领导临时拍板决定的随意性。

(2)处理好民族文化进校园与学校课程体系的比重、关系。我们建议,在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学习中,应重点增加当地民族文化的元素,并有计划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即,在低段和高段采用不同的教材和课程设置。

(3)加快师资队伍的培训。

《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

2013年4月